发送
分享
分享链接:
复制链接
社交平台:
您可以直接复制短链,分享给朋友,也可直接点击社交平台图标,指定分享。
还没帐号?立即注册
中国广告网欢迎您!
会员登录
忘记密码?
其他登录方式
已有账号?立即登录
中国广告网欢迎您!
会员注册
《版权声明》和《隐私保护条款》
微博
微信
投稿
注册 登录
首 页 C网热点 案 例 广告眼 C网文库 大奖作品 大 赛 培 训 户 外 专 题 招 聘
独家访谈 活动视频 业界动态 活动新闻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
炒盲盒算什么?它才是真的财富密码
扫一扫,手机查看
运营研究社 (ID:U_quan)
发布于 2021-01-15
浏览(31)
分享(0)
收藏(0)
作者:彤彤

设计:瓜瓜

最近刷抖音,刷到了一个自称“中国商标第一人”的网红,号称自己在知识产权领域“富可敌国”。
 
他是怎么“富可敌国”的呢?
 
1.png
 
根据这位大佬的口述,他手握 4000+ 件商标,其中还不包括注册中的数量。
 
哦?商标这东西这么值钱的嘛?
 
联想到最近「饿了么」状告「饿了吗」、「茶颜悦色」起诉「茶颜观色」,我赶快去查了一下,发现这些商标纠纷的金额至少百万……
 
2.png
 
原来,“商标注册”这个产业,早已经成了灰产们的“吸金宝地”……
 

01

商标是怎么变“贵”的?

 
果然,深挖之后,我发现“商标变贵”并不简单。
 
一般来说,注册商标有两种方式。
 
一种是个人注册,需要自己前往窗口办理,商标局统一收取 300 元费用;另外一种是委托给代理机构注册,要价从几百到几千不等。
 
其中价格的差异,主要是因为“流程”太太太繁琐了。
 
3.png
(图源:官网)
 
毕竟这九曲十八弯的流程图,光看着就让人头大,更别说一项项去实操了。
 
况且每个成功注册下来的商标,大概率都要经历驳回-复审的过程。
 
4.png

而代理机构的出现,就承担了“资料整理+跑腿”的角色。

虽然说不是所有代理机构都是坑钱的,但是,其中一些不良机构不仅骚操作多,坑起钱来也够狠。
 

1)敢说“包过”的代理注册

 
因为入行门槛较低,代理机构的水平通常也都是参差不齐。
 
随便在万能的某宝上一搜,几乎每家代理机构都要喊一喊“包过”的口号。
 
5.jpg
 
有的机构嫌“包过”不够霸气,搬出了更厉害的噱头。

商标局前员工,包过;

演员XXX站台,不过送“R 标”


6.png
 
更有商家,假借加急办理的噱头,私下添加买家微信额外收费,但实际的效果却并没有因为收费多而得到提升。
 
7.png
 
这时候,客服又是另一套说辞:只帮忙查询大概的通过率......
 
8.png
 

2)利用审查期卷钱跑路


完成一件商标的注册,除了要扛得过繁琐的流程,还要顶得住商标注册失败率的考验。
 
据统计,2020 年我国商标局受理新申请总量为 910w+ 件,商标注册失败率为 39% 。
 
加上商标注册申请平均审查周期在 8 个月左右,也就是说企业苦苦等待半年多,有 近 4 成的概率可能会收到一张驳回通知书。
 
9.png
(图源:官网)

而一些不正规的机构为了赚钱,把商标审查的等待期,变成了自己的“圈钱”期。
 

① 盲目承诺

 
对于第一次注册商标的小白,代理机构空口白牙的承诺,就像是披着糖衣外皮的骗局。

比如说有的代理机构,在用户咨询的时候,先强调自己通过率高、等待周期短的噱头,不过最后总绕不开一点:要先交钱后办事。

一旦用户真的交了钱,商家就把之前的承诺抛至脑后。

因为按照商标注册的流程来看,只要你的申请材料已提交,商标局就会显示审核中。审核结果需要等 5 个月左右才出来,所以一时半会儿商家的把戏也不会露馅。
 
10.png

在这种情况下,用户拿到了驳回通知书之后,意识到自己被骗了,已经是最好的结果。

更糟糕的是,一部分用户会继续被代理机构忽悠,借着提交复审的名义,成为被持续收割的“韭菜”。

② 诱导注册


当然,代理机构也有帮用户顺利拿到注册证书的案例,只不过与用户的实际诉求差了十万八千里。

比如说用户申请的指定类别商标很难通过审查,代理机构就会“诱导”他们把商标注册在金融物管等不相关或偏门的领域。
 
11.png
(「王者荣耀」被注册为“酒”类商标)

这样一来,虽然通过率是提高了,但商标适用的领域完全不一样了。

等到用户最后发现,自己费劲注册的商标完全用不了时,只能另寻他法重新注册,打碎的牙往肚子里咽,被迫花钱买教训。
 

③ “仙人跳”

 
更过分的是,在商家咨询完相关商标后,代理机构通过另一家子公司,把用户想要注册的商标提前申请了。

然后,再告诉商家“你这个被别人抢先注册了,但我可以帮你联系购买”。这时不少商家都只能选择无奈妥协,出高价买下原本就属于自己原创商标。

这一套操作,堪称商标界的“仙人跳”。

面对这种商标界的“仙人跳”,用户最后不管是否选择某家代理机构注册,都少不了被抬价讹钱,拿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原创商标。
 
12.png
 

3)抢注套路防不胜防

 
如果说世界上还有比自媒体人更会追热点的话,那一定是抢注商标的代理机构。

13.png

因为商标注册适用“申请在先”和“使用在先”原则,简单来说,就是越早提出申请,越可能被核准。
 
这本来是国家出于“保护商标持有者正当权利”的规定,却被一心谋利的商家钻了空子;需要拼手速“抢注”的商标,也自然成了代理机构赚差价的香饽饽。
 

①手速超快

 
首先,被“恶意抢注”盯上的商标,社会关注度非热即爆。
 
前段时间理塘小伙丁真火遍全网,多家与之无关的个人和公司,提交了整整 270 件“丁真”商标注册申请。
 
14.png
(图源 企查查)
 
更被曝出,一些人还没拿到“丁真”的商标证,就迫不及待地叫上价了。

24 小时内价格 18.8 万

如果再出爆炸新闻这个价不卖了


15.png
(图源:澎湃新闻)
 
类似的还有“火神山”、“李文亮”、“钟南山”等热门词汇、名人商标等,都遭到过恶意注册。

如果是没有做好商标保护的媒体人,知识产权纠纷不仅会导致个人全部内容下架,还要面临“抢注”贩子的天价欺诈。

16.png
(被商标诈骗的B站up主“敬汉卿”)

②专业分工


代理机构为什么总能“抢注”到新商标呢?因为他们是有“专业分工”的。

一方面,他们会专门混迹于各大行业群,360 度无死角地对热词进行监控。

社会新闻一出,媒体文章还没发布,商标注册的申请书已经蠢蠢欲动了。

17.png

另一方面,为了顺利地拿到抢注商标,这些代理机构在申请过程中,还会使用各种变体,比如增加热词元素、调整顺序,或者注册为偏门类别,甚至转换成图片形式进行注册……
 
当然,上面的这一切操作都是为了提高注册通过率、逃避商标局的监管。

像上文提到的「丁真」商标,其中就不少是这种伎俩。就算文字商标被驳回,但多项图形商标、偏门类别商标仍旧处于申请中状态。
 
18.jpg
(图源 企查查)

也正是这样的“高效率”,「丁真」商标才会在短短 4 个月里被注册了 270 件,平均下来也要每月注册近 70 个!


02
商标买卖,到底有多暴利?


商标注册为什么能让个体和代理机构疯狂入局呢?
 
归根到底,还是因为这门生意非常暴利。

1)混淆视听,骗“加盟”费


不良商机山寨餐饮业大牌商标最直观的好处,就是可以混淆视听,打出“加盟大牌”的幌子,利用信息差割韭菜。

以「茶颜悦色」为例,随着这个牌子越来越火,不少人都想跟风加盟一家。但由于茶颜悦色不开放加盟形式,许多人都是“投资”无门。

这个时候,盯上这块肥肉的不良商家,就抢先开始了骚操作——注册和「茶颜悦色」相近似的商标。

茶|颜|悦|色

茶顏說色


19.png

拿到山寨商标后,不良商家便开始铺天盖地宣传自己的虚假加盟和代理信息,信息断层的加盟买家面对浏览器上一搜一大片的信息,受骗几率也是直线上升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本来是冲着原品牌加盟的用户,不仅要为偷梁换柱的商标买单,还要面临被原品牌起诉的风险。

不少受害者加盟了一个假品牌商标,后来真品牌维权后要求关店,加盟费被坑几十万不说,由于合同也没有明确违约责任,不知道怎么维权,最后这事只能不了了之。

除了茶颜悦色,各种大火的品牌包括喜茶、奈雪的茶,都成了不良商家的加盟幌子。

随手搜索到一家声称“喜茶加盟”的代理商,刚跟客服聊几句就发现不对劲:“喜茶”咋还变成了“饮朵拉大杯茶”?
 
20.png

再往深问,客服就开始各种问你要联系方式,假借资料看不懂的名字,让所谓的项目经理跟你介绍加盟流程。

21.png
(图源 网络)

2)至少赚 10 倍的“碰瓷”商标


除了赚加盟费,山寨商标的转卖交易也是暴利。

注册商标按照一个 500 的平均费用,在不良商家的手里一转手,身价就翻了 10 倍,还声称是“特价”。

「六个核桃」变身「六脑核桃」、「六补核桃」

「雀巢」变身「雀宝」、「雀纯」

「红牛」变身「奖牛」、「沪牛」


22.jpg
(图源 某论坛微信推文)

当我假装买家去问商标价格,结果又被告知:2 个 10W ,这涨价涨得,称得上是“神速”。

光是这篇商标转卖广告中的 60+ 件商标,就够商家们赚上300W,可想而知这行到底多暴利……
 
23.png
 

3)「天价」卖给大牌


在这个灰色行业,只要能够抓对一个词,就能成功讹到成百上千倍的利润,直接咸鱼翻身。

一些商标贩子“碰瓷”某些知名企业的纠纷案,最终几乎以企业天价买下商标告终。

哪怕是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公司苹果,都曾因iPad商标争夺,最后交了 3.8 亿的天价学费。

2000 年,当时苹果并未推出 iPad 平板电脑,某公司就在多个国家与地区分别注册了 iPad 商标。

等到 iPad 产品即将上架时,苹果公司才发现了这个致命漏洞,并果最终以 6000 万美元(约3.8亿人民币)从这家公司手中买了回来。

24.png

 

03
 结语


在商标纠纷越来越多的同时,大品牌们也纷纷构建起了自己的“商标防御护城河”。

老干妈注册的“牛干妈、老舅妈、老盐妈”系列,海底捞注册的“河底捞、池底捞、锅底捞”系列,都是品牌“山寨自己,让别人无可山寨”的防御操作。
 
25.png
(图源:红餐网)
 
但对于很多小企业来说,商标骗局不仅防不胜防,还足以让他们从高速发展的状态被打回原形。

一件商标从注册到交易的黑幕暴利,也让人思考:
 
如果不法商家在赚得盆满钵盈后,最后却只是被处以一点对于它而言并不多的罚款,那这种愈演愈烈的恶意竞争,又该如何从根源得到解决?

26.jpg

营销
收藏
为文章点赞
+1
分享
您必须登录才能评论
全部评论1
lizz霖
回复
2021-01-15 16:43:00

挺讨厌这种抢注品牌的公司的。

添加表情
取消
评论
套路编辑部
运营研究社
关注我,送你155个运营必看干货,回复关键词“精品”即可领取。不让运营人孤寂地成长,52万运营人都在关注本号。
每日必读
更多
礼炮爆米花、花式摊煎饼......营销鬼才在民间!
2021.01.19
礼炮爆米花、花式摊煎饼......营销鬼才在民间!
2021.01.19
五菱「造币」了?「牛币」!
2021.01.19
金拱门新出的肉夹馍,被网友吐槽上了热搜!
2021.01.18
永别虾米音乐!但这些出彩的创意值得收藏!
2021.01.15
走进知名广告公司——上海马马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2021.01.15
知乎换 slogan 了
2021.01.14
看完喜茶这支微电影,我立马去买了杯“爆汁大橘”!
2021.01.14
汉堡王视觉系统焕新!不认识了
2021.01.13
33年了,椰树椰汁终于换logo了!
2021.01.13
数据
更多
想提升策划创意能力,必须明白这三点
推荐广告公司
上海同盟广告有限公司
案例 100
职位 0
查看详情
关于我们 业务联系 招聘信息 免责条款 隐私条例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
编辑声明:
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、编辑整理上传,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,不为其版权负责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联系方式:
020-38814986
版权所有 中国广告网 粤B2-20040750号-7 © Copyright 1998-2018 cnad.com All Rights Reserved